当前位置: 主页 > GALI专业研究 >

带你“解剖”行动学习公式

时间:2018-04-20 12:38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前言:美国培训认证协会(AACTP)定义:行动学习是一个团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边干边学的组织发展技术及流程。

 
 
“行动学习”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雷格• 瑞文斯教授,他1965年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转往比利时工作,为高潜能的管理人员举办了新的管理发展课程。在课程中,每个参与者所在的机构都提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作为课题,参与者们组成一个个团队去研究和解决这些难题。很多参与者被交换到不属于自己专长的课题小组,大家群策群力,分享知识与经验,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学习团队的方式共同解决这些棘手的难题。这种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行动学习法。
 
1975年,瑞文斯返回英国,运用同样方法为英国电力公司开办管理发展培训课程,再次验证了行动学习的神奇效果。从此,行动学习开始在一些组织,尤其是企业中尝试和发展,大多数尝试过行动学习的管理者都承认行动学习是实现组织效率提升的强有力手段。
 
行动学习概念是1938年提出的,但正式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是在瑞文斯1971年出版的《发展高效管理者》中。这位爱因斯坦的学生没有在物理领域发展,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他用公式“L=P+Q”来说明基本观点,其中“L”代表学习,“P”指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而“Q”则代表有洞察性的问题。
 
其后,英国学者麦吉尔和贝蒂对行动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做出了明确定义。他们指出:行动学习是一个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为目的、在同事的支持下持续不断反思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行动进行学习,在行动学习中,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经验,相互学习和提高。
 
行动学习有很多流派,也有很多的定义,各有侧重,各有发展,其中最简洁的定义是美国培训认证协会(AACTP)的:行动学习是一个团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边干边学的组织发展技术及流程。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教授马奎特出版了《行动学习进行时》( Action Learning in Action )一书,发展了行动学习的公式:
AL = P + Q + R + I
AL(Action Learning):行动学习
P(Programmed Knowledge):结构化知识
Q(Questions):质疑(提出有洞察性的问题)
R(Reflection):反思
I(Implementation):执行
即:行动学习=结构化知识+质疑+反思+执行
这个公式也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
 
P是什么
 
P有三种解释:一是程序性知识,二是结构化知识,三是心智模式(paradigm)。
 
程序性知识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有一把扫帚,别人告诉你它是扫地用的,就是陈述性知识;告诉你如何使用扫帚扫地,就是程序性知识。前者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结构化知识指的是系统化的知识。系统化的知识既包括营销学、物理学等学科化的知识,也包括某一小领域的相对系统化的知识,如游泳的知识、行动学习的知识等。
 
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于我们心中的关于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这三者应如何解读?举个例子:关于游泳,《如何学会游泳》是程序性知识,一本游泳的教科书可称之为结构化知识,而我们在水里面的习惯性行为就是心智模式的行为体现。
 
程序性知识和结构化知识的差异不大,只是翻译不同,若要细究,后者涵盖面大一点,而心智模式则完全是更深层次的概念。
 
比如,某个初学者即使把《如何学会游泳》和游泳教科书背下来,他也还是不会游泳,下到水里还是会有在陆地时的习惯:头高高抬起,不会换气,这是惯性思维带来的惯性动作,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改变原来的习惯动作,才能慢慢学会游泳。当他学会了游泳后,即使几年不游了,一旦下水马上也能适应,因为他已经储存了游泳的心智模式,即使已经完全说不出书里面任何关于游泳的知识点了。
 
所以,彼得·圣吉说“学习是人的心智模式的根本改变”。可见心智模式的改变极其重要、极其不容易。关于心智模式的深层解读,后文会有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
 
Q和R是什么
 
新的心智模式是如何获得的呢?关键在于“Q”和“R”。
 
行动学习专家一般都会说:衡量一个项目是否是真正的行动学习,关键是看其中是否有Q和R。如果没有Q和R,只有P和I,不管是否有选题,不论是否有讨论和汇报,都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培训,如果计划真被执行,也不过是培训成果被转化,而非真正的行动学习。
 
因为行动学习的核心与灵魂是Q和R,没有Q和R,学习就没有真的发生。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出版后引起了整个企业界乃至世界的轰动,这本书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形态。
 
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让人非常震撼的啤酒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都按照以往的经验持续工作着,首先是零售商发现啤酒销量增加,于是开始向批发商增加订货,接着批发商因为订单增加,加大了向生产商的订货量。而生产商当然兴奋地扩大生产能力,以应付滚滚而来的订单。一切看起来非常合理,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这样操作的,然而到游戏终结时,却产生了灾难性后果:订单突然没有了,库存却很大,这意味着,生产商增加的设备投入无法回收,新招募的工人要大量解雇,而批发商和零售商也正在为大量积压的库存发愁。
 
到底为什么?因为惯性行为,因为惯性思维,因为心智模式。我们一直在预测未来,根据什么预测?根据以往的经验预测,甚至根据预测进行了适度放大,扩大订单,扩大生产,最后市场消化不了的时候就“GameOver(游戏结束)”了!
 
啤酒游戏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它非常真实地反映了组织的运行状况。福特汽车因为“只生产黑色T 型车”追求极致的高效率而崛起,成为汽车行业的泰斗,也因为“只生产黑色T 型车”忽视消费者购车要升级换代的需求,最后濒临破产。蓝色巨人IBM 因为技术先进而成为IT巨头,乃至美国人的骄傲,但也因为过于追求技术先进,重视大型机而忽略民用机,发展遇阻。
 
知识属于过去,经验也属于过去。所以彼得·圣吉说:“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解读一下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摸索出成功的方法,又因为延续成功的轨迹而失败。
 
如何突破“失败—成功—失败”的宿命呢?关键在于质疑和反思,即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我们既要快速行动,复制成功,又要保持对事情的质疑和对个人与组织的反思,就像登山一样,在登上一个顶峰,短暂的喜悦之后要意识到这次登高已经到顶了,在暴风雪来临之前要及时下山,再去攀登另一座高山。
 
对于登山者来说,上山下山的转换相对容易,因为我们能看到这座山峰到顶了,主要风险在于若过于留恋山顶的风景,可能会错过下山的时机,遇上风暴雪。而对于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来说,我们看不到山顶,甚至也感受不到暴风雪来临的预兆,很难判断什么时候该继续登山,什么时候要下山,更多的是延续过去成功的轨迹,等到从高处下滑,发现暴风雪时,已经来不及了!
 
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 “质疑”+“反思”,质疑显而易见的事实,反思个人和组织惯性的行为。
 
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做到了吗?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要求我们快速反应,我们很难做到;因为质疑会破坏组织的和谐,我们很难做到;因为反思会让人看到自己的缺陷,我们很难做到……所以,行动学习要在组织中通过营造一定的组织环境促使个人和组织不断质疑和反思。
 
阿吉里斯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经典文章,批评了“阻碍学习的优良沟通”。他认为,正规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焦点小组和组织调查,实际上就是让员工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对问题及自己在处理问题中的角色和作用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些方法失败的原因,是无法让人反思自己的工作和行为。不鼓励个人的负责态度,也不能暴露深层的、可能带有威胁性或者令人窘迫的信息,而只有这些信息,才能激发学习动机,产生真正的变革。
 
没有反思,今天就可能只是昨天的简单延续;没有反思,学习就很可能没有发生,无论组织和个人,都无法获得成长。
 
I 是什么
 
I 是执行,或者说就是行动、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P(结构化知识)也好,Q(质疑)和R(反思)也好,最后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换个角度讲,真正的质疑和反思,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触发和开展。
 
行动学习 = 游学?
 
行动学习=结构化知识+质疑+反思+执行,这是我们从国外翻译过来的行动学习公式。其实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学习公式:学习=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这是几千年前《中庸》里的文字,为中国人所广为传诵。
 
对照这两个公式,会发现两者几乎一一对应,P 对应“博学之”,Q对应“审问之”,R 对应“慎思之”,I 对应“笃行之”,只是中国的公式多了一个“明辨之”作为补充。
 
大道相通,东西方的学习之道汇合了。
 
我们再看一个西方的研究模型:行动学习创造价值模型。
 
培训会带来个人行为改变,但改变率不高;个人行为持续改变很难,最基本的说法是21 天能够形成一个新的习惯,而能有意识坚持21 天的行为的人并不多;团队行为改变更难,当某个人听了一个课程,兴奋地回到团队中想改变一点什么时,往往看到的是奇怪的表情,甚至是冷漠的眼神,个体推动团队改变太难了,再往下推动毫无疑问会难上加难……这也是传统培训遇到的最大困境和解不开的难题。
 
也许我们可以转换思路,以终为始,把组织发展的某一个问题变成一个项目,组成一个或多个项目小组,边干边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自然会有相互的质疑,也会带来对个人和组织经验的反思,并通过实践检验已有的知识。
 
所以,有人说,行动学习不就是游学吗?
 
教育界也在反思现代教育,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最原始的教育——游学。孔子带着弟子游学,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材,一路走,一路碰到很多问题,边解决问题边探讨,探讨的语录就成了《论语》,孔子的弟子也有很多成才的。因为游学成本高,风险大,为了“有教无类”,更多人可以接受教育,后来的学生只是通过读《论语》等书籍获取知识,效率是增加了,但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中国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是希望学习之后一定要有行动,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习。
 
可以说,游学跟行动学习的理念是相通的,东西方关于学习的底层思考在这里又交会了。
 
本文摘自《行动学习使用手册》刘永中著




------分隔线----------------------------